洛杉矶华人资讯网2月26日报道,(记者Cindy)2月是全美预防青少年“约会暴力”(Dating Abusive)月。根据美国疾控中心(CDC)的数据,每12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约会暴力,而女孩和同性恋群体的风险更高。

近年来,“约会暴力”已经成为一个专属名词,是指约会中对另一个使用武力或者心理上的伤害,包括殴打、强暴、绑架、谋杀、威胁、言语侮辱、经济剥削、拘禁等。


图:近年来,“约会暴力”已经成为一个专属名词。(来源:网络图)

少数族裔媒体服务(EMS)24日召开记者会,讨论目前青少年在恋爱中所面临的风险,以及应对方式。

EMS主任Sandy Close表示,很多家长担忧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,在恋爱中会出现喝酒、吸毒、夜不归宿,甚至是失踪,家长对这些直接的有害行为警惕性很高,但是对于约会中的暴力行为,却关注不足。恋爱暴力所造成的后果,很可能是长期的。

加州家庭暴力终结组织(California Partnership to End Domestic Violence,CPEV)媒体负责人Megan Tanahashi表示,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阻止家庭暴力,她邀请了多名青少年进行现身说法。

“有毒的恋爱关系”

17岁的橙县居民Anna Campos当天在记者会上讲述了她曾遭受过的“约会暴力”,她坦言自己曾陷入“有毒的关系”之中,当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,没有察觉到已经出现的一些危险信号,比如对方一直在偷偷查看她的手机,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霆等,她当时还以为对方是太爱她才会如此。她在这段关系中深受其害,在过去两年一直接受心理辅导。


图:17岁的橙县居民Anna Campos当天在记者会上讲述了她曾遭受过的“约会暴力”。(来源:记者会视频截图)

Ana坦言,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,一方面由于学校和家庭没有给与青少年更细致的教育,让他们可以在早期就识别不健康的恋爱关系;另一方面某些影视作品也传播了一些错误的恋爱观,甚至美化性侵和强奸的故事情节。还有一个原因,Ana认为,是有些青少年太缺乏关注和爱,他们甚至宁愿忍受不健康的恋爱关系,也不愿意失去对方。

Ana目前是CPEV组织的志愿者,帮助更多人摆脱暴力关系,她认为,很多男性是有优越感的,认为他们天生就更强,所以通过展现所谓的“男子气概”,去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,有的人更是渐渐偏离了轨道,采用了暴力的手段。

16岁的洛县高中生Maya Henry是“和平战胜暴力”(Peace Over Violence)组织的一员。Maya认为,“受伤的人会伤害别人,而疗愈的人也会治愈别人”,恋爱暴力将会朝着一个正向或负向的循环而去。

Maya说,她的安全意识一直都很高,包括在公交车上不穿暴露的衣服,在聚会中不喝没有一直拿在手里的饮品,这是因为,仅仅在她的周围,就曾有7个朋友有过失踪、失联的情况,这令她时常没有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