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杉矶华人资讯网11月14日报道(记者 Shin)

视频: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来了!专访Northwood High School学生苏牧嵘(Murong Su)


17岁的苏牧嵘(Jesse Su)就读于尔湾的北木高中(Northwood High School),今年是他移民美国的第四年。短短4年里,他不仅克服了语言难关、融入集体,还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,多次参加全球医学论坛,立志要当脑科医生,改变世界。在兼顾繁忙学业的同时,他更热心公益,荣获总统义工奖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Jesse在14岁时跟随父母移民美国,当时他才读初二,“作为新移民,感觉很不容易,一切都从零开始。感谢父母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,他们出去工作,努力适应环境,还去社区大学学习语言。每当看到他们那么大年龄还在不断学习和努力,自己也会充满动力。我立志成为一名脑科医生,尽全力去改变世界、造福人类。”

图:苏牧嵘近照。(来源:受访者提供)


缘起:儿时睡前故事

Jesse说,自己当医生的志向起源于小时候,因为姥姥是一名内科主任医师,所以他童年的睡前故事都是姥姥亲自讲述她的患者故事。“那些病床前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,我从小就想要当一名医生,来治愈更多的人。”

“我喜欢研究神经系统,迄今为止,脑科方面有着许多未解的疾病,如帕金森、阿尔兹海默症等。这些未解之谜,吸引着我探究其构成原因和解决方案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世界,也感谢父母非常支持我的梦想。”

在当医生的路上,Jesse作足了准备,在升学顾问老师的帮助下,他早早设定了高中4年的规划,同时开始深入探索神经医学相关的各类科研项目,连续两年参加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(UCSD)的实验实习,并参加了实验结果的发表。


图:苏牧嵘参加SPIE生物会议、实验室活动的现场图片。(来源:受访者提供)


参加全球医学论坛

到目前为止,Jesse已经取得显著的专业成绩:在生物学会议Translational Biophotonics +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Photonics Conference上,他代表UCSD Biophotonic Lab发表了关于laser induced shockwave to study cell injury的实验结果。他的个人论文也被国际大会收录,在2022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Sciences (ICBMS 2022)全球论坛上作了演示。

过去两年时间,Jesse在UCSD Biophotonic Lab担任了实验室实习员的工作,并参加了两个不同的项目:一个是关于治愈CMT2B疾病药物的有效性;另一个是研究脑部疾病药物的有效性。在两个项目中,他都担任了一定的leader职位,在研究过程中带领整个团队。

图:苏牧嵘和他的乐队在公园里作公益演出。(来源:受访者提供)


为儿童患者提供临终关怀

在繁忙的学术活动之外,Jesse热心公益活动,获得“总统义工奖”。在疫情期间,他组织了多次义演活动,为养老院的老人、脑癌儿童患者提供公益演出。从自发组织的四人乐队,到后来的14人、24人,最后有接近40位乐队成员。大家团结协作,无私奉献,为社区带来了欢声笑语。

有一次,乐队给几位脑癌儿童患者提供临终关怀,让孩子们在最后的时光里享受音乐。其中一位患者母亲表示,尽管孩子不久后就会离开人世,但这次义演活动给孩子带来了临终前的快乐。“这让我非常触动,也让我坚持举办这些公益演出活动。在披荆斩棘的梦想路上,我会坚定地走下去。”Jesse说。





热门评论
43nina zhang
2022/11/17
2
祝福Jesse实现梦想
最新评论
43nina zhang
2022/11/17
2
祝福Jesse实现梦想